《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该怎么形容王小波呢?他的咋问看起来充满冷峻的黑色幽默和深刻的反思,他从不曲意逢迎,时至今日,他笔下那只从不受人控制的野猪仍然令我印象深刻。他说凡人应该都有三个热爱:热爱智慧、热爱异性、热爱有趣。如今看来,他的这一论断似乎跟他的另一论断相互应和,他还说:“知识分子最怕活在不理智的年代。”我怀念王小波,怀念他把乌托邦形容成中看不中用的母猪架子,怀念他希望成年国民们拜托童稚状态的理想,也怀念他对自己人生身不由己的感慨,我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总而言之,这本书描写了科学、理性、道德,这本书实事求是,这本书悲天悯人,这本书的作者是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东方快车谋杀案》
看的第一本阿加莎克里斯蒂,读完之后感觉有些平淡,但转念一想,也许是因为克里斯蒂超越时代的才华呈现出了这本书中近乎完美的密室杀人案,也让后来的人只能不停地从她那里偷更多的创意了。一个非常好的故事,叙述流畅又简洁,最喜欢的一句话是:“如果你用真相和说谎的人对质,通常他会承认的——往往出乎意料。只要猜对了,就能产生作用。”
《祈祷之海》&《意识上传中》
读了两本格雷格伊根的短篇小说集,有一些重复。叙述风格上感觉他介于特德姜和威廉吉布森之间,能看懂,但还是不如没嗑药的菲利普迪克。言归正传,我读完之后对每个小篇章都做了个总结。
《闪光》:最喜欢的一篇,对所谓“逻辑领域”的描写简直出神入化。
《学习成为我》:备用大脑与主意识的冲突,预言了AI的未来?
《水晶之夜》:计算机模拟出来的生命是如何从人类给他们设计的硅基陷阱中溜之大吉的。
《亲密》:学习成为我的姐妹篇,即使有了备用大脑,人们真的能够有完全理解他人的能力吗?
《游离之境》:很牛逼的想法,如果信仰的本质是一种引力,那么无神论本身是不是也是一种反作用力?
《祈祷之海》:有点晦涩,如果上帝只是一种奇怪的化学反应,那么我们该如何实现信仰的自洽?
《意识上传中》:虚拟世界是不是也是一种真实的投射?
《爱抚》:有点cult片的感觉,把艺术的画带进现实,有点像皮格马利翁效应。
《金库保管箱》:确实很神,一个无处安放的灵魂在所有人的大脑都分享出来一个小小的空间后,获得了某种意义上的永生,据说启发了新海诚。
《堡垒》:当种族主义者变得更有权势时会发生什么。
《一直往前走》:太牛逼了,真的太牛逼了,结尾的转折让我完全没有想到,而且篇幅很短。
《打开一颗心》
很感人的纪实文学,一个天才心脏外科医生的回忆录。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个植入的人工心脏的病人,因为忘记带备用电池而倒在了自家门前的台阶上——明明他都已经从死神手中溜走了一次。以及另一位病人,他的意识完全清醒,但身体动弹不得,被称为“闭锁综合征”。作者说:“生命果然依赖物理学和几何学。”
《人鼠之间》
斯坦贝克的短篇小说,五万字左右,读完却让人回味无穷。善良的人到底要在哪里安放自己的善良,到底哪里才是旅程的终点。他们总说要去买一块地,要去盖一间农场,但就像世界上绝大多数白日梦一样,它不过只是又一个泡沫。某种意义上讲,我又何尝不是只想买一块地的老鼠,而且是一只邪恶的老鼠。
《旧制度与大革命》
邢晓宇的翻译看起来有点费劲。一本比较全面地剖析了法国大革命的成因、发展及其后果的历史著作。
首先是失去权力但保有特权的贵族阶级,与人民迅速地隔离开来,引起了人民广泛的嫉妒。
然后是王朝的中央集权把一切都集中在了巴黎,一旦巴黎变得不稳定,王朝的根基就开始坍塌。
随后,长期失去自由的人民被作家所引导,朝着一个摧毁一切的理想狂奔而去,甚至连那些贵族和资产阶级也参与其中。
在谎言统治下的国家,真实也将不复存在。人与人被分割开来,“大革命的根基是由国家最文明的阶级铺垫的,却是由最粗鲁和野蛮的阶级付诸实践的”,正是因为他们彼此之间毫无联系。
而且随着路易十六的改革,政府机构被撤换,行政流程却不变,法院与国王,总督与议会,矛盾被摆上了台面,人们迷惘,不知道去向何方,最终导致了大革命的发生。
btw,作者指出,那个时候法国人总觉得要么议会全体管一切,要么总督一个人管一切,反而是对面的美国人发现了一个新的方法:议会选出来的总督管一切,监督与行政分开。
但是,大革命后,由于人们长期受到专制的影响,认为政府无所不能,于是人们把一切权力交与政府,却导致了看起来温和的议会变得残忍。
人们长期忍受着压迫和痛苦,他们能够忍受一切,却也能在大革命后把愤怒强加给他人,进而组成了一支即将征服欧洲的强大军队,不过那是拿破仑的故事了。
而促使人们奋起反抗的只有两条原因:向往平等与自由,前者根植于人性中,后者则出现较晚。注意作者指出,对“自由”的追求时缓时急,但对“平等”的追求始终如一,甚至到了盲从和狂热的程度,“随时为支持和讨好它的政府提供专制制度统治所需要的习惯、思想和法律”。
实在是振聋发聩,古今中外之暴力革命莫不如是,而对自由的追求也许只有在与那看不见的敌人抗争的三年里才有惊鸿一瞥。
直到这里才能理解作者那两句著名论断:一是“从那以后,无论谁试图推倒绝对权力,他只不过都是把自由的头颅放在一个受奴役的躯体上”,二是“一个坏政府的最危险时段是其准备开始改革的时候”。
大革命没有在专制制度更稳固、压迫更严重的国家,比如德国爆发,反而是在政府开始倾听民众声音的法国爆发了,参考第二十二章:“国王名义上仍是主宰,可在实际生活中却不得不听从人民的意见,平日受民意的影响而不断咨询它”。
读这本书也刷新了我对自由的认知:“他们认为自由本身就是一件特别珍贵和必需的好事,而且没有其他任何东西可以弥补它的损失。当享受自由时,能安慰其他一切的不足。还有些民族满足富足的生活,对自由感到厌倦,他们任凭别人从他们手中夺走自由,生怕稍有反抗,就会损害他们的既得利益”。
也许我们真的从来都不知道何为自由,你又怎么能讨论你从来没见过的东西呢?就像对那些大革命前的人们来说,什么才是理想的社会呢?他们谁也没见过,谁也不知道怎么实现。
还有伏尔泰说的:“在我看来,国王是正确的。由于一个人必须服务,我认为在天生比我优秀国王的带领下这样做,比在像我一样的二百只鼠辈领导下强多了”,的确有其时代局限性。我认为,一个英明的国王可能会比一个臃肿的议会更加有效,但再不堪的议会也不会选出最差的国王。
以及作者对法兰西民族的点评:“这个民族更擅长规划宏伟蓝图,而非亲自去实践完成它”,的确,法国的政治遗产全都去大洋彼岸的新世界去了。
一本好书,值得反复重读。
《一个被劫持的西方或中欧的悲剧》
文学与小国:
小国的悲剧在于,“用捷克语写出来的科学论文——我引用的是克拉采尔的原话——「大大降低了我千辛万苦才获得的研究成果被世人所认可的程度」”,也是因此昆德拉说民族的命运依赖于文化的命运。
这种问题似乎在我们这里并不常见。
讲述完文化的重要性,昆德拉又说:“我所遇到过的文化破坏者,清一色都颇有学识,往往自视甚高,社会地位不错,对任何人都没有特别的怨恨。所谓的文化破坏者,就是思想狭隘的人,自以为是,而且在任何时候都要主张他自以为是的权利。由于世界上的大多数东西都超出了他的理解能力,他就去破坏这个世界,让它适应自己心目中的那个世界”,那时候人们仅仅因为看不懂某些电影就把它给禁止。
他也批评了那些宣称社会主义自由应当是有限度的人,我很喜欢他的一个论断,我们应该关注时代的进步性,他说没有哪个新时代的进步性是由其局限性所定义的,而进步性就意味着打破旧有的边界。
可惜的是他又说:“然而,在我们国家,人们依然认为,捍卫这些界限要比超越这些界限更有价值。各种政治和社会形势都在向我们证明,约束思想自由是必要的”,原来全世界的人们都对那些界限有着执着的好感。
一个被劫持的西方:
中欧小国有着欧洲的天主教身份认同,却被迫接受了东正教的文化,因此暴力反抗不断,因为这关系到文明的存续,而不是政权的存续。
昆德拉定义小国:“小国就是其存在随时可能受到质疑的国家,是会消失的国家,而且他们自己深知这一点”,这一观点非常深刻,从没有中国人想过中国会消失,但波兰人国歌第一句就是波兰尚未灭亡。
昆德拉简直是预言家了,他说整个欧洲都有成为小国的风险。欧洲不再靠文化聚成一团,那谁来统一欧洲呢?“是左翼政治还是右翼政治?在这种既愚蠢又无法超越的善恶二元论之上,我们还能看到一种共同的理想吗?”也许只有中世纪的上帝了。
欧洲文化的消失还不止于此:“我们在布拉格把杂志的消失当作灾难、地震、悲剧,而在巴黎,人们只是把它当作平常而无意义的琐事。”
中欧怀念着伟大的欧洲,在那里他们才有自己的存在意义,而就连欧洲自己都忘记了欧洲的价值,我最喜欢的一句话其实是:“存在意味着活在我们所爱的人的眼睛里。”
中欧渴望多样性,渴望在强大政权的庇护下各自发展,而俄国希望在更大的空间里实行更小的多样性,俄国希望统一,标准。里面有一句话太神了:“俄国人喜欢把所有俄罗斯的东西都冠以斯拉夫之名,以便将来可以把所有斯拉夫的东西冠以俄罗斯之名”。
“当它远在天边的时候,这个世界吸引着我们,令我们着迷,而一旦它靠近并围绕我们,就显示出它可怕的陌生性”。
布拉格之春之后,俄国人的首要任务就是破坏捷克文化:“这种破坏的意义是三重的:第一,可以摧毁敌对中心;第二,可以破坏民族的身份认同,以便更容易被俄罗斯文明消化掉;第三,可以以粗暴的方式终结现代时期,也就是终结这个文化还代表着最高价值之实现的时期。”
中欧的小国在奥匈帝国解体之后四分五裂,“尽管帝国有种种的不是,却是不可取代的”,我们却是完全相反,也许取代帝国才是最好的结局。
什么是文化?昆德拉说:“在永远处于变化中的想象的边界里,在它们中间,延续着同样的记忆、同样的经验,具有同样传统的共同体”。
我想起了费孝通说的:“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护着的社会共同经验”,文字保证了信息在空间和时间中的流动,进而形成文化。
昆德拉的哲学家朋友突然被警察没收了手稿,他想把这件事写信告诉给一个全欧洲都认可的有价值的人,不是警察,不是记者。
但他找不出来这样的人,他想起了魏菲尔试图建立的“世界诗人和思想家学院”:“即希望在一个已经没有了价值的世界里找到一种道德的权威。”
一个令人感动的理想,但这个世界是政治的,并非文化的。 不过,最后那封信还是发给了让·保罗·萨特。
《乡土中国》
一本比较学术的著作,囫囵吞枣读了一遍,有一些收获,中国的社会结构这些年来其实变化并不大。
第一点:空间的阻隔和时间的阻隔诞生了语言,分别代表传输信息和继承信息的功能。中国的乡村是熟人的社会,因此无需语言,也因此他们无法融入陌生人的社会,也即现代城市。
第二点:西方社会是团体格局,来自于游牧时期,需要一个共同体来生存;我们是差序格局,来自于农耕时期,独自也能生存。“在西洋社会里争的是权利,而在我们却是攀关系、讲交情。”甚至我们的道德都是因人而异的,因此孔子一直说不出来所有私人道德的集合-“仁”-是什么。也因此我们以礼治天下,礼是社会的共同经验,只能在变化较小的社会中产生;而西方社会变化较快,需要共同商量一个办法来应对不同的情况,这就是法治。维持礼治的力量是我们的良心,维持法治的力量是国家的权力。
第二点补:光有法律还不行,还要看人们如何使用法律,否则社会上会充斥讼棍-礼治已破,法治仍未成。
第三点:我们的家庭不是以夫妇为主轴的,而是讲究传承,因此承担了许多生育之外的义务,而这些义务也使得我们的家庭比西方的家庭缺少“爱”的观念。费孝通还说,感情的淡漠是社会稳定的表现,因为新的感情会催生新的社会关系。
第四点:阿波罗式的社会相信上帝有个完美的安排,人只需维持;浮士德式的社会相信改变和克服才是生命的意义。乡土社会是阿波罗式的,而现代社会是浮士德式的。
第五点:权力有两个方面,一是基于阶级矛盾冲突的妥协形成的自上而下的统治权力,二是基于社会分工合作的共同契约形成的约束,二者可以同时存在。此外,“权力之所以引诱人,最主要的应当是经济利益”,在农业社会中人们似乎对土地的需求远大于对人的需求:“在农业民族的争斗中,最主要的方式是把土著赶走而占据他们的土地自己来耕种”,因为农业社会最大的经济利益就是土地。但“农业的剩余跟着人口增加而日减,和平又给人口增加的机会”,因此古时候的经济水平难以支持皇权下乡,皇权榨取的就是剩余价值。而人口数量也只能在造反再建国的轮回中起起伏伏,这使得皇帝意识到应当使乡下偏向于无为而治的状态来恢复生产力。
第六点:对儿童的教化既非同意,因为他们没有同意的能力,也非剥削,养育是个损己利人的过程。“凡是被社会不成问题地加以接受的规范,是文化性的;当一个社会还没有共同接受一套规范,各种意见纷呈,求取临时解决办法的活动是政治”,文化本身基于同意,对新分子却采取教化。而长幼原则正是教化权力的体现。
第七点:第四种权力产生于社会剧烈变迁时,人们期许的“英雄”的权力,“孝”是维持安定的手段,也即承认长老权力。而“一个领导的阶层如果能追得上社会变迁的速率,这社会也可以避免因社会变迁而发生的混乱”。
第八点:横暴权力中没有反对,只有反抗,横暴本身就包含反对,且压制反抗;同意权力中容忍甚至奖励反对,因为反对是获得同意的必要步骤;时势权力中反对使不同的改革方案间发生舆论战;长老权力中没有反对,因为其建立在教化基础上,也即有知者传授给无知者-费孝通又说,“在中国旧式家庭中生长的人都明白家长的意志怎样在表面的无违下,事实上被歪曲的”,不能反对,那就曲解意思,表面仍尊重长老权力即可。鞭辟入里。
第九点:“说人类行为是有动机的包含着两个意思:一是人类对于自己的行为是可以控制的。要这样做就这样做,不要这样做就不这样做,也就是所谓意志。一是人类在取舍之间有所根据,这根据就是欲望。”但欲望不一定有助于生存,因为人类并不只仅仅希望生存,“人是生物中唯一能自杀的种类”。有点搞笑的是,有些时候满足表面上的欲望其实是为了更深层次的欲望:“譬如驱鬼,实际上却是驱除了心理上的恐惧。鬼有没有是不紧要的,恐惧却得驱除。”
第十点:“在现代社会里知识即是权力,因为在这种社会里生活的人要依他们的需要去做计划。从知识里得来的权力是我在上文中所称的时势权力”,现代人学会了压制欲望,比如按照营养摄入食物,但乡土社会只需要依照传统方案循着自己的欲望去生活就好了。
第十一点:功能派主张社会是由个人的欲望构成的,结构派主张社会本身有其发展规律,《生育制度》体现了这两种观点:“我明确地否定家庭、婚姻、亲属等生育制度是人们用来满足生物基础上性的需要的社会手段。相反,社会通过这些制度来限制人们满足生物需要的方式。”而文革既反映了社会实体的巨大力量,也反映了个人在社会中的反抗。
第十二点:社会的工人身份背后还有个人的因素,“原来不是客观条件的改变促使了工作效率的上升,而是他的实验本身起了作用。因为工人参与了这个实验,自己觉得在进行一项有意义的科学工作,从而发现了自己不仅是一个普通拿工资干活的机器,而是一个能创造科学价值的实验者了”。
三个定义:
一: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护着的社会共同经验。
二:道德是社会对个人行为的制裁力,使他们合于规定下的形式行事,用以维持该社会的生存和绵续。
三:恋爱是一项探险,是对未知的摸索。这和友谊不同,友谊是可以停止在某种程度上的了解,恋爱却是不停止的,是追求。
《情人》
确实看起来很意识流,有些地方看起来比较晦涩,杜拉斯偶尔会让我想起林奕含。但是通篇读下来之后我似乎并没有找到杜拉斯关于爱的答案,反而是能看到她的人生的无力感和对爱情的随波逐流。
《马克瓦尔多》
如果你忘记童年是什么感觉时,我一定会推荐你来读卡尔维诺。这本短篇小说集并不长,但你在里面能够看到蘑菇、奶牛、兔子、鸽子、蜜蜂、野猫,这本书就好像一个睡在公园的夜晚,像火光中闪耀的圣诞节。卡尔维诺说:“除了以小时计算的合同薪水,除了工资补贴,除了家庭津贴外,还可以从生活中指望点别的什么东西了。”
《永恒的终结》
阿西莫夫的神作,但是由于比较早期,所以到了最后还是要靠爱情来拯救世界啊草。最喜欢里面的“你们会嘲笑一般时空住民的无知,因为他们以为世上只有一种现实。我会嘲笑永恒之人的无知,因为你们虽然知道有无数种现实,却以为只有一种能够实现。”狠狠地批判了乌托邦的存在,又充满希望地揭示了人类充满希望的无数种未来的模样,一种情怀。
《索拉里斯星》
意识流的科幻小说真的看得我大脑崩碎,全文的剧情我都没怎么看明白,但是莱姆描写的那片有生命的海洋实在是太迷人了。那片海洋创造出生命来考验个人的存在,“一个人,不管表面看上去如何,他的目标并不是他自己设定的,而是他所出生的时代强加于他的......如果要完全自由自在地寻求他自己的目标,他就必须是独自一人,而那是不可能的,因为一个人如果不是在其他人中间长大,他就不会成为一个人。”
《华氏451》
1950年就能写出这样的反乌托邦小说,叹为观止。那里的消防员负责烧书,为什么要烧掉书?因为人们的平等是被造出来的,而书会导致人们评断自我,“问问自个儿,这个国家最需要的是什么?人们要的是快乐,对不?”如果说1984是非自愿极权,那么华氏451就是自愿放弃思考,美丽新世界就是改造生物来适应极权——纸张的燃点就是451华氏度。
《容忍与自由》
“我们若想别人容忍谅解我们的见解,我们必须先养成能够容忍谅解别人的见解的度量。”胡适先生一百年前就把一个宽容的社会的前提条件给说清楚了。印象最深刻的是他说肚子饿的人还有施舍的粥吃,可脑子饿的人真没东西吃了。书里透露着那个时代的文人对社会的责任感:“我对社会的无限过去负有责任,亦对其无限未来负有责任。”世界之所以是这样,是因为人们把它给造成了这样。此外还很喜欢他给青年的四个建议:
一、不要把事情看的太容易了;
二、不要妄想凭借已成的势力;
三、不要虚慕文明;
四、不要好高骛远。
《童年的终结》
“降临派”的先驱,关于高级文明来到地球之后发生的一切故事,结局却发现高级文明只不过是更高级文明的一个代理人罢了。但我很怀疑宇宙存不存在一个所谓的超级意志,或许科学真的能把人们带到一个我们自己都无法想象的地方去,“一旦科学宣称一件事情可能,它的最终实现就不可避免了。”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
很感人的科幻小说,写作手法上有很大的创新,讨论的是所谓智商和人性的关系,作者的结论是:“如果没有人性情感的调和,智慧与教育根本毫无价值。”我的总结是,一个人可以变得很聪明,但他很难变得善良。
《绿毛水怪》
每次看完王小波都会感慨,你为什么走得这么早。那个潜入湖底的绿毛水怪现在在哪里呢,那个死去的向往自由的小红现在又在哪里呢?是不是所有向往自由的人们最后都会失败,他们开始的那种所谓“新生活”又意味着什么呢?最喜欢王小波在书里说的:“你不管叫别人做什么事,不光是为了他好,还要让他乐意。这是爱的艺术。”我记得在他的《一只特立独行的猪》里他还说过,中国人一生最大的悲哀就是总要无数次被以己度人。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
很神的心理学教材,用四十个实验来讲述心理学的方方面面,这是一门科学,不是一门宗教。看完之后只觉得,人其实只是一只巴甫洛夫的狗,所谓的自我和意识,其实只是一团细胞随机发生的化学过程。书里的内容太丰富了,比较记忆深刻的是安娜弗洛伊德的五种防御机制、习得性无助和从众行为的一些结论,但是读完书偷懒很久没有写笔记,打算回头看第二遍的时候再补上。
《乌托邦》
一个依靠道德建立起来的理想国度,一个愿意用黄金换取士兵性命的国度,一个没有酒馆和妓院的国度,一个不存在的国度。我想如果任何人希望证明乌托邦的不存在,只需要读读托马斯莫尔的这本书就好了,读毕你会发现也许我们永远都达不到所谓的完美,更重要的是,也许我们并不需要所谓的完美。
《宇宙》
卡尔萨根的科普著作,充满了宇宙探索的浪漫主义情怀,可以用开普勒的墓志铭来做个总结:“我昔日测量天空,而今测量幽冥。天空心之所向,大地身之所往。”从物质和恒星的形成讲到生物的演化,再讲到科学的历史和人类的未来,卡尔萨根的笔触是如此迷人,几乎让整本书变成了一本诗集——我也从里面学到了一个写作科幻小说的所谓“史诗感”的方法,就是采用强烈的对比,比如卡尔萨根的这句话:“17-18世纪时,从荷兰旅行到中国要一两年,这也是‘旅行者’从地球到木星耗费的时间。”以及这句话:“如果你的朋友在房间另一头,和你相隔3米,你看到的也不是‘现在’的她,而是一亿分之一秒‘以前’的她。”我实在太喜欢卡尔萨根了。我们人类只不过是一团随机的原子,却是数亿年前群星的遗产,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才是这个宇宙的珍稀物种。
《不能共存的节日》
读的第一本刘慈欣的短篇小说集,最喜欢的是《白垩纪往事》和《山》,尤其是《山》,真的从里面看到了些阿瑟克拉克的影子,我就不在这里剧透了,对于好作品的推荐语只有三个字:“去看吧。”但是盛名之下的《全频带阻塞干扰》却不很对我的胃口,可能这也是为什么我读不下去《沙丘》这一类科幻背景的帝国争霸故事。
《世界历史的教训:民族国家信仰及其祸福》
草草读完,这本写作于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的历史著作精准地分析了当时民族主义在欧洲各国的兴起原因和发展过程。民族主义并不总是一件坏事,它是随着资本主义带来的生产力发展而产生的,同时工业革命后诞生的民族国家也在用一切手段,比如教育和宣传等,来强化这种民族主义,使其几乎成为了一种新时代的信仰。同时海斯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两个事实:首先是一个民族并不像它所宣扬的那样一如既往地拥有许多美德,相反,一个民族在历史的不同时期是变化无常的;其次是民族主义就是一种宗教,而人们天生地就需要信仰些什么。这两个事实的推导过程在此我就不再赘述。可惜的是,海斯教授预期中的理想并未到来,一百年前的种种如今竟然毫无变化,最感动的是海斯教授的这句话:“在我们的民族性之上,在所有民族性之上,还有人性。”
《你的第一本哲学书》
以问题的形式启发读者思考哲学的小册子,作为入门读物非常有意思,语言也并不晦涩,我能说我其实是把它作为机场读物看完的吗。书里讨论了他心问题、什么是正义、自由意志、存在主义和怀疑论等等,没有长篇大论的哲学观点,只有一个又一个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完全有可能遇到的问题。最喜欢第十章里讨论的人生的意义,以及里面提到的推石头的西西弗斯,当然我毫不掩饰地说加缪简直是我的文学偶像。
《可能性的艺术:比较政治学30讲》
自由主义在全世界日渐式微的今天读这本书,会有很强烈的挫败感,书里介绍了很多国家的政治发展历程,非常有意思,可以形成一个高屋建瓴的了解。全书我觉得最有意义的论点是:“保持怀疑、宽容和勇气。”怀疑能够使人们在面对乌托邦的诱惑时停下脚步,也会让人们不去试图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问题,而宽容能够使人们遵守共同的游戏规则,在规则之下建立起来的社会才是稳定的,最重要的勇敢,能够让人们“有与狂热作斗争的勇气”,而并不是“有与邪恶作斗争的勇气”。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充满希望的书,也许与理想相比我们的社会还差得很远,可与历史相比我们的生活水平却有了质的飞跃。(我已经尽全力省略那些可能会被删除线的摘录了)
《文学之冬:1933年,希特勒统治下的艺术家》
从来没有人想到希特勒上台的半年之后德国就从魏玛共和国的古典民主过渡到了纳粹的专制集权,在这六个月的时间里,不同的艺术家和诗人选择了截然不同的道路,他们也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或被流放,或被禁止出版,或被送进集中营,或与纳粹同流合污。这本书用新闻报道似的平实语言把纳粹上台半年内的发生的历史事件娓娓道来,从希特勒当选总理到火烧议会大厦,再到纳粹第一次焚书,最后是希特勒赢得了国会选举。每章节里还插入了当天各地报纸的要闻,从中透露出的躁动不安实在让人心惊胆战。我最喜欢的是里卡尔达·胡赫女士,她没有选择逃离纳粹,而是选择留在德国坚决反对,她说:“我认为极权、胁迫、粗暴的手段,对异议者的污蔑,大言不惭的自我吹嘘,都是非德意志的、伤天害理的。”一位伟大的、勇敢的女士,向她致敬。而我最喜欢的一段故事则是第一章结尾,纳粹针对《西线无战事》的作者雷马克的一次失败的暗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