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语义信息论那篇帖子的时候忽然想到,三体人的科技树上是不是没有信息论啊(
- 三体人靠“脑波”通信,而且是强制的被动通信,不需要其他通信介质,所以就不存在编码问题,也就没有技术层面的问题;
- 确切地说,在三体人和其他文明物种接触以前,应该是是不会产生通信需求并发展出信息论的;
- 所有人的知识库都一样,所以也不存在语义层面的问题;
- 唯一可能有问题的就是有效性问题了,每个人的道德背景不同,即使共享世界模型和背景知识库,也可能采取不同的行为,就像“不要回答!”一样。
目前学界的研究貌似是技术层面研究的最多最成熟,语义层面研究的也比较多但是不是特别成熟,而有效性问题研究的严重不足。(真研究通信的有效性还得看三体人哈)
但是三体人如果科技树上没有信息论的话,又是怎么接收并解码叶文洁发出来的信息的呢?
参考信息:
Tanpopo 
通信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分别是:
Level A,技术层面:通信中的符号如何被精确传送?
Level B,语义层面:通信中的符号如何传递预期的含义?
Level C,有效性层面:接收到的消息如何有效地以期望的方式影响行为?
以发电报为例子,形象地解释一下:
技术层面:电报的字符如何编码、如何准确地传递
语义层面:由于电报一个字太贵了,需要把有效的语义用尽可能少的符号表示出来(例:爹钱儿)
有效性层面:拍电报字很少,有可能出现有效性不足的情况(例:孩子去北京上学,给家长拍电报“已到京勿念”,但是家长还是很着急,担心孩子已到北京但是没到学校,这就是通信的有效性不足)